大同市云州區人民政府關于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示范工作實施方案
為扎實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示范工作,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面向城市、縣域開展2023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評定工作的通知》(國知辦函運字〔2023〕582號)精神,聚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部署的重點任務,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縣為目標,樹立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高質量發展導向,全面推進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高標準保護、高效率協同和高水平治理,為我區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到2026年,全區以“大同黃花”品牌為主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更加完備,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知識產權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核心專利布局重點突破,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地理標志產業化能力不斷增強。尊重知識產權的文化理念顯著增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知識產權對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作用更加突出,知識產權強區建設試點縣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有效支撐全區經濟發展轉向創新驅動。
(一)知識產權創造水平顯著提高。各類知識產權創造穩步提升,注重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在黃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形成一批核心專利技術和知名品牌。全區專利授權量、萬人高價值專利擁有量穩步增長。
(二)知識產權運用效能明顯增強。知識產權運用轉化能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專利許可轉讓穩步增長,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持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不斷擴大。
(三)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不斷優化。加強協同配合,加快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統籌推進;協同司法、仲裁、調解等部門,形成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等各渠道有機銜接、優勢互補的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機制不斷健全,維權援助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創新主體知識產權維權渠道得到暢通,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得到顯著提升。
(四)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體系更趨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得到落實;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強縣試點縣的引領作用,助力經濟發展。培育知識產權強企,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能力;開展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支持中介機構發展,形成便民高效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
(五)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增強。知識產權工作宣傳力度明顯增強,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良好氛圍,建成有利于對外合作、項目引進的知識產權環境,推動知識產權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創新創業活力充分釋放,知識產權價值充分體現。
三、工作重點
(一)健全知識產權政策體系。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知識產權有關政策,結合云州區產業特色,制定激勵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轉化的系列政策,建立知識產權政策動態評估和調整機制,促進知識產權政策與產業發展相融合,全面推動我區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工作。(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各鄉鎮、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區黃花辦)
(二)加強高價值專利培育。優化完善專利激勵獎政策和考核評價機制,突出培育高質量專利的發展導向。加強知識產權前瞻布局和戰略儲備,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價值專利,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不斷提高。(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
(三)培育高知名度商標。推進品牌強區戰略實施,加強商標品牌建設,形成區域品牌鮮明、個體品牌獨特的產業商標品牌體系,引導企業制定商標品牌發展規劃,提升商標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企業商標文化。加大證明商標“大同黃花”的支持力度,建立1-2個商標品牌指導站,指導企業進行商標品牌打造、運用和保護。同時以重大宣傳活動為抓手,加大云州區產品品牌推廣力度,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市場主體商標品牌意識和市場影響力,營造有利于品牌發展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推動全區品牌高效培育,為云州區經濟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區黃花辦)
(四)強化地理標志運用推動共同富裕。開展“大同黃花”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大力提升地理標志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帶動生態旅游發展,延伸產品價值鏈條,引領經濟專項發展,發揮地理標志助推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積極推進“大同黃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工作。(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區黃花辦)
(五)打造文旅融合發展工程。大力推進黃花特色小鎮建設,堅持打好農文旅融合發展組合拳,深挖文化資源,提升旅游品質,推動文化旅游品牌化發展。圍繞黃花文旅市場融合發展,不斷加快旅游硬件建設,建成火山天路、忘憂大道、忘憂農場、特色小鎮、大同黃花主題公園、展示體驗中心等一系列黃花旅游體驗線路,進一步提升大同黃花知名度。四是積極引導餐飲業推廣黃花菜宴,讓更多民眾認識了解大同黃花,擴大品牌影響力。(牽頭單位:區文旅局;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區黃花辦)
(六)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構建多元化知識產權融資服務體系,推進商標、專利、版權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不斷擴大,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引導銀企對接,合理配置公共資源,落實專利權質押貸款政策,實現知識產權商業價值最大化。(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
(七)實施專利轉化專項工程。強化政策支持和引導,加快專利技術的實施和轉化,充分發揮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中的主體作用。指導中小企業增強知識產權承接能力,鼓勵企業推廣運用專利技術,積極參與知識產權的轉化運用。(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
(八)深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開展重點領域、重點區域、核心產業、關鍵環節知識產權“鐵拳”“藍天”“劍網”等專項執法行動,加大對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動全區軟件正版化,強化督查力度。建立展會、專業市場及電子商務平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人才建設,提升執法隊伍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
(九)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強化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強知識產權相關部門的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各種手段強化保護,著力構建以司法保護為主導、行政保護為支撐、以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為補充的知識產權“大保護”體系。(責任單位:區檢察院、區法院、區司法局、區公安分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十)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加大侵犯知識產權懲治力度,加強侵權源頭治理,遏制侵權行為,打擊知識產權刑事犯罪。加大刑事打擊力度,深挖違法犯罪線索,開展深度分析研判,完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履行檢察主導責任,探索適合知識產權辦案的取證方式,有效克服舉證難問題,建立企業知識產權服務制度。(責任單位:區檢察院、區法院、區司法局、區公安分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十一)健全知識產權創新激勵機制。為進一步激勵創新,促進專利保護運用,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專利獎補資助工作。通過申報、審查、評審,獎勵專利發明創造。(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十二)強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構建司法、行政、仲裁、監察、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多維度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大活動維權援助服務機制,開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一站式”服務。(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
(十三)深入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和優勢培育工作。培育壯大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及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企業加大知識產權投入,推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國家標準,提升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管理能力。(牽頭單位:區工信局;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
(十四)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和培訓力度,提高專業能力和水平;依托中國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平臺,利用各類教育資源,對知識產權工作人員開展業務能力提升培訓并考核;推進知識產權人才和文化建設,為全區知識產權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夯實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
(十五)營造知識產權文化氛圍。大力倡導知識產權文化,深入開展知識產權進企業、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等活動。組織開展知識產權萬里行、“4.26”知識產權宣傳周、專利周等活動,定期發布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廣泛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形成人人尊重知識產權、人人保護知識產權、人人從知識產權中受益的良好局面。(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區知識產權戰略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
四、實施步驟
(一)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24年7月—2024年8月)。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強縣試點縣創建啟動暨動員大會,全面部署創建工作;通過新聞媒體等全方位、多渠道加強宣傳,增強全社會創造、運用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濃厚的創建工作氛圍。
(二)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24年9月—2026年11月)。在國家、省、市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統一部署,各方聯動,認真落實本實施方案的各項舉措,并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完善,確保實現創建工作目標。
(三)第三階段:接受考評驗收階段(2026年12月—2027年2月)。認真對照考核驗收內容和標準,逐項進行檢查,保證各項工作達標后,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省知識產權局和大同市知識產權局申報,接受考評驗收,爭取成功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機制,調整充實云州區知識產權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成員,負責研究決定強國建設示范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部署、協調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知識產權局),負責協調相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工作方案實施。
(二)強化機制保障。建立強國建設示范發展機制,每年確立一批示范基地和龍頭示范企業,實行動態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度,發揮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的帶頭作用。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各相關部門鄉鎮政府按照工作職責分工,分別制定完成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三)強化資金保障。建立與創新型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知識產權投入增長機制,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專項資金資助(獎勵)制度,重點突出專項資金投入的多元化,促進專項資金投向發明創造、知識產權運用轉化、知識產權與金融結合、知識產權執法維權、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建設等領域,保障知識產權工作健康發展。
(四)強化督查考核。將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工作納入區政府對鄉政府、區直各部門的綜合考評體系,實行定期督查,及時發現和解決試點示范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五)強化宣傳引導。各成員單位要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廣泛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和公益宣傳,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要強化對營商環境評價和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工作績效評價成果的運用,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做法,使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理念深入人心,為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營造良好氛圍。
大同市云州區人民政府
2024年8月16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