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總體規劃(2020-2035年)公示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設立云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的批復》(晉政函〔2020〕51號)、《關于對云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區域調整核心區擴區意見的函》(晉自然資函(2022)680號)和《大同市云州區人民政府關于申請核定云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核心區擴區四至范圍的函》文件要求,云州區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了《云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總體規劃(2020-2035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有關規定,為體現“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規劃編制原則,現就《云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總體規劃(2020-2035年)》主要內容進行公示,征求公眾意見。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公示期內登錄網站查詢規劃相關內容,以書面或電子郵件形式反饋,對規劃提出意見或建議。為了便于更好的溝通和完善規劃,請在提出意見或建議時,署真實姓名和聯系電話,以單位名義反映情況的應加蓋單位公章。
電子郵件:dtxgtj@163.com
聯系電話:0352-8012502
通訊地址:大同市云州區城北街44號
公示時間:2023年7月13日至2023年8月11日
一、規劃范圍
示范區四至范圍:東至中高莊村、下高莊村、康店村、寺兒上村、西坪村、東紫峰村部分區域,南至西紫峰村、東紫峰村部分區域,西至謝疃村、獨樹村、任家小村、坨坊村、坊城新村、官堡村、寺兒上村、西紫峰村部分區域,北至羅卜莊村、任家小村、唐家堡村、下榆澗村、中高莊村部分區域。
核心區分為兩部分。東核心區東至寺兒上村村莊西界,南至火山糧源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南側,西至天黎高速(不含),北至坪城路(不含)。西核心區東至Y010鄉道東789米,南至謝疃村村莊北界北110米、西至G109國道(不含)、北至氫都外街(不含)
圖1示范區與核心區規劃范圍圖
二、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為2020年—2035年。其中,近期2020年—2025年;中遠期2026年—2035年。
三、總體定位
結合山西省和大同市對云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的要求,以及示范區的整體環境和產業特色,將示范區定位為:國家黃花種植與加工標準化示范區、山西省農產品加工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大同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窗口、大同市都市農業示范區。
四、規劃目標
1、戰略目標
近期(2020—2025年):啟動核心區建設,開展黃花、小雜糧、農產品加工等項目建設。爭取在5年時間內打好各項產業基礎,初步實現產業集聚效果,建成輻射晉北地區的大同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窗口。
中遠期(2026—2035年):在示范區內部形成一定產業規模后,按照產業鏈環節,繼續完善加工項目,依托示范區已經建立起來的科技、研發、產業孵化等平臺,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研發拓展精深加工產品,建設成為國家黃花種植與加工標準化示范區。
2、建設目標
根據《山西省開發區考核辦法》對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的考核要求和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共設置六個方面27項指標來衡量示范區的發展水平。根據示范區發展目標,重點在現代生產、科技支撐、經營管理、支持水平、帶動農民、綠色生產方面達到領先水平。
五、產業定位
依托云州區黃花優勢資源,以黃花、蔬菜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注重食品安全,合理配置產業類型,延伸培育商業貿易、物流集散、科研開發、科技展示等產業內容,積極拓展農業觀光旅游、鄉村休閑旅游和城市配套旅游,構建集生產、加工、科研、流通、休閑與服務為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產業體系。
六、功能結構
根據示范區發展目標和實際情況,規劃形成“一心、三軸、四區、二節點”的功能結構。其中,一心是綜合服務中心,三軸是北部鄉村發展軸、中部田園景觀軸、南部城市發展軸,四區是生態涵養區、農業種植區、特色養殖區、農產品加工區,二節點是唐家堡美麗鄉村節點、坊城新村美麗鄉村節點。
圖2區域用途分區圖
七、核心區分區布局
1、功能結構
示范區內的核心區功能結構呈“一區、兩園”的結構分布。
一區:云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核心區;
二園:核心區東部片區、核心區西部片區。
2、核心區東部片區
位于云州區城區西側,依靠城南街和科教路規劃形成“一心、二軸、二片區”的功能結構。
一心:綜合服務中心,為云州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管委會所在地。
二軸:城南街對外交通軸,向東可達云州區城區,向西可連接大同市中心城區;科教路產業發展軸,以城南街分割形成南北兩片工業園區。
二片區:南部精深加工商貿區,主要以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商貿物流為主;北部特色食品加工區,主要發展功能食品,以提升示范區農產品競爭力。
圖3 核心區功能結構圖
3、核心區西部片區
位于云州區周士莊鎮城鎮開發邊界內,緊鄰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裝備園區,結合規劃路網形成商貿物流區和農產品加工區兩個區域。
商貿物流區:發展特色農產品交易,打造云州區最大的農產品交易市場。
農產品加工區: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與物流。
圖4 核心區功能結構圖
八、示范區用地布局
生態保護紅線位于北部唐家堡村、任家小村和坨坊村部分區域和東部中高莊村部分區域。示范區內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為573.07公頃,占總規劃面積的6.59%。
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為3680.59公頃,占示范區總面積的42.31%,示范區內的永久基本農田主要位于平原區域,示范區內每個村莊內都涉及永久基本農田。
城鎮開發邊界主要位于示范區內的西部和東部,示范區內城鎮開發邊界都為集中建設區,面積為298.19公頃,主要位于康店村、寺兒上村、小坊城村、坊城新村、坨坊村和獨樹村,示占總面積約3.43%。
圖5用地規劃布局圖
九、產業規劃
1、第一產業規劃
通過優化示范區農業種植結構,不斷提升農產品種植品質,引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進一步打好農業產業的發展基礎。主導產業為黃花種植和蔬菜種植,其他產業為雜糧種植和肉蛋雞養殖。結合村莊農業種養特色,增加科技投入,實施規模化種養,提升產業品質。重點項目包含萬畝黃花種植示范區基地、高品質設施蔬菜種植園區、有機雜糧旱作生產示范區、生態畜牧產業示范園。
2、第二產業規劃
第二產業重點打造農產品加工、物流集聚區,創建農業科技高地,完善農業服務功能。主導產業為農產品加工、物流,其他產業為農產品商貿,農業科技、服務。發展策略為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產品總體價值。重點項目包括有示范區綜合服務中心、綠色加工示范園、農業科技服務中心。
3、第三產業規劃
將示范區內的自然旅游資源、文化旅游資源、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整合起來,打造全域旅游的產業體系。發展“農業+城村+文化+旅游”,構建示范區全域旅游發展格局。重點項目包括有移民新村先行區——坊城新村、唐家堡美麗鄉村、黃花產業主題公園、小坊城古韻村。
十、道路系統
打通示范區南北方向主干道路,提升南北交通通達性。完善城區道路交通體系,提升城市化水平。構建“國省道+城市道路+鄉村道路”完整的農業示范區道路交通體系。
規劃城區向北修三條主干路聯結云州街和裝備園區的規劃路,形成“四橫四縱”的道路體系。
圖6道路交通規劃圖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